經濟前景不明朗,內地亟待進一步改革開放,近日有人提議「局部拆牆」,即容許部分地區的企業及居民直接「上外網」,藉以向商界派定心丸、促進外來投資。舉例說,上海市人大常委、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副校長毛祥東日前公開呼籲,當局應考慮在上海「有序、分批、逐步恢復國際互聯網」,包括開放對Instagram、Facebook、社媒X等海外社交平台的訪問。他認為此舉有助加強上海的國際競爭力,甚至「替代香港的部分功能,逐步建成中國式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
市人大常委「放風」試水溫
話說一年一度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將於3月初召開,全國各地的地方人大及政協近期密鑼緊鼓開會,提早徵集建言。
據上海市科工委轄下《上海科技報》報道,毛祥東上周三(15日)出席上海市人大會議時發言,建議當局考慮在上海按照有序、分批、逐步原則,恢復國際互聯網;針對特殊行業、特殊地區、特殊領域,先開放一批。
毛祥東建議的方案包含三大部分,首先是在上海自貿區、陸家嘴、進博會、虹橋國際商務區等地區,讓企業直接訪問海外國際互聯網,藉以提升上海「五大中心」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國際貿易、航運、金融等產業發展。
其次,在碧雲、西虹橋、古北、張江等較多外國人居留的地區,開放讓居民訪問Instagram、Facebook、社媒X等海外社交平台,營造良好的符合國際慣例生活環境,吸引更多外國人來滬旅遊、投資、生活。
最後是放寬研究機構和高等教育機構的國際互聯網限制,以便教師和研究人員更輕鬆地訪問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平台,促進境內算力資源及國際科創中心發展,也有利於相關人員獲取更全面的前沿知識。
毛祥東認為,在現今全球互聯的人工智能時代,只要敏感數據的跨境流動受到監管,開放互聯網實屬「利大於弊」,有利於教育、科學研究、商業和創新,並能增加就業機會。
值得留意,在毛祥東發言前幾日,虹橋國際商務區所屬的上海市閔行區政府印發2025年《推進落實重點任務分工方案》,提出「積極支持虹橋國際商務區在跨境電商、數據流通、人工智能等產業方面的發展」,其中包括「支持商務區企業便利化訪問國際互聯網,升級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
事實上,內地少數的國企、大型外企及重點院校,現在已可申請「專線」以連接國際互聯網,這又被稱為「官方翻牆梯」,但審批頗為嚴格,費用亦很高昂。觀乎毛祥東的方案,似乎是建議讓上海部分地區的企業及居民毋須申請專線,便能直接「上外網」;此議若獲得採納,將會是自從1996年「中國網絡長城」建立以來(國務院當年發布《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只能使用郵電部提供的出入口管道連接國際互聯網,不得自行建立或使用其他管道),前所未見之重大開放舉措。
高級別官媒未見轉載
正因如此,毛祥東的發言公布後,在「牆內」和「牆外」都引起熱議。除了《上海科技報》作出報道,國家發改委轄下《中國發展報》亦有進行轉載;但更高級別的媒體如《人民日報》、新華社、CCTV等,則未見提及相關內容。此外,《上海科技報》和《中國發展報》的報道於上周五已被刪除,令此事更加耐人尋味。
官方資料顯示,毛祥東現年56歲,畢業於清華大學,擁有英國侯城大學MBA學位。他曾任職於北京控股、北京發展(香港)有限公司、北控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並曾任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分會會長。作為無黨派人士,毛祥東自2017年起當選全國人大代表,連續三屆擔任中央統戰部建言獻策訊息員。
有人猜測,毛祥東此番發言或許是「放風」試水溫。他一方面具有市人大常委、大學副校長等官方身份,卻非中共黨員,有更大空間建言獻策。倘若內部及外部各界反應正面,不排除毛祥東的建議將有一部分獲得試點落實;假如某些陣營的反彈太大,其發言則可視為「純屬一個黨外人士的提議」,隨即束之高閣,無損官方權威。
內地經濟前景不明朗,提振商界信心、吸引外來投資成為當務之急,在此情況下,「局部拆牆」確實可以是一劑猛藥,藉此能充分展現當局堅持改革開放、「黃河長江不會倒流」之決心。但從維穩角度看,「牆」之所以存在,是為了防止「顏色革命」以及外國的滲透和煽動,一旦「拆牆」豈非等於自毀長城?
不過現在有另一種觀點,指當年「建牆」是因為「民智未開」,民族信心未夠強勁,故民心很容易被外國勢力影響;但現今「戰狼」時代,國民早已充滿自信,現在恢復國際互聯網非但不會再被外國牽着鼻子走,更可反過來對外輸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意識形態。
現階段難一蹴而就
就像近日大批美國「TikTok難民」跑到小紅書開戶口,掀起罕見的中美網民大交流,這其實也是一種「反向拆牆」。暫時看來,未見有哪些中國網民被美方「洗腦」,反而是他們見識到美國人生活「水深火熱」,以及很多美國網民羨慕中國的低物價、醫療保障和先進基建。
無論如何,倘若上海真的「局部拆牆」,進一步國際化開放,正如毛祥東所講,當地屆時可望「替代香港的部分功能」。「拆牆」固然難以一蹴而就,但香港各界必須及早思考,自身還有哪些競爭優勢不會輕易被取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