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2日 星期日

貪婪、欺詐和無知

hk.news.yahoo.com

(明報)10月12日 星期日 05:05

【明報專訊】中資銀行在美國 次按抵押證券業務的涉入深淺還是一個謎。這些金融機構的不透明意味着無法得到足夠的數據幫助精確分析。然而,有一些數據相信是準確的。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的網站上披露,截至2006年6月,中國共持有總額為1075億美元 的美國次級貸款抵押證券,而這一數字3年前只有 30億。一年以後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才暴露,由此判斷目前的真實數據可能還會更高。這個數據僅包含吉利美(Ginnie Mae)、房利美和房地美3家機構提供的證券,並不包括中資銀行持有的次級或者Alt-A抵押貸款證券。

2008年1月21日,美國次按相關資產數額最大的中國銀行 宣布其總共持有總額80億美元的次級貸款,業界無不震驚。該銀行已經將次級住房貸款抵押證券帳面價值降至49.90億美元,並且計提了12.95億美元以應對可能的證券跌價損失。中國銀行宣稱他們已經處理了和次按抵押債券相關的債務擔保債券,看來對未來的損失他們早有準備。該銀行2007年的利潤為79.9 億美元,這為它提供了充足的現金以應付額外的次級抵押貸款投資減值。

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曾公開表示他對此並不緊張,因為銀行持有的證券評級很高——71.23%的證券評級為AAA,25.93%的評級為AA。儘管他的分析師解釋「高等級評級的證券讓中國銀行在危機中面臨低水平風險」,我很疑惑他是否真正了解評級過程的不精確性,或者他只是在使用公關策略以緩解緊張局勢。不考慮他的評論,如果涉及次按的資產金額在50億美元以內,美國次按危機將不會威脅中國銀行長期的償付能力。

中資銀行一直以來都不對其持有的資產進行披露。但根據估計,這些銀行至少在吉利美、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證券上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如果還有別的抵押貸款沒有被納入估計,這將會產生額外的損失。人們認為吉利美貸款是以美國政府的信用做擔保,而其他不是,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儘管吉利美、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證券有「隱含」的擔保人,但美國政府並不會對從金融機購買證券產品遭受的損失負責。對次級貸款或Alt-A貸款產品而言,沒有擔保人,也沒有保險機構。

如果中資銀行繼續持有大量機構或者非機構抵押貸款證券,損失將會非常驚人。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開始放緩,現在是審視中國抵押貸款業並從美國次按危機中汲取教訓的關鍵時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