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國際大鱷」索羅斯幕後軍師的對沖基金奇才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上周突然宣布結束現值一百二十億美元的Duquesne基金,從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令國際金融界嘩然。這條「鱷後之 鱷」最知名一役,是在九二年策動狙擊英鎊(他時任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的投資總監),最後狂賺十億美元。而與香港直接有關的,則是九八年參與對香港金融市場 的世紀進攻,最後觸發政府捍衛金融體系的「官鱷大戰」,戰況之激烈可說空前。
當年風雲激盪,如今人面全非,德魯肯米勒黯然收山,索羅斯垂垂老矣,那時候領軍決戰大鱷的曾蔭權現肩負特首之責(時任財政司司長);另外兩位大將,任志剛 已離任金管局總裁,展開人生新階段,許仕仁(時任財經事務局局長)也於年前退休,逍遙天地間。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段歷史已成過去,但留下的慘痛教訓,卻必 須深記,特別是最近香港再現「九七陰影」,更應以前車為鑑,避免歷史重演。
當時香港經濟穩步增長,公共財政政策保守謹慎,港元因有聯繫匯率甚為穩定,政府持有的儲備逾九百億美元,加上銀行體系健全,以這樣穩固的基礎,為何一受到對沖基金進襲,即出現巨大波動,甚至瀕臨分崩離析的生死關頭?
期間擔任金管局副總裁的沈聯濤(後出任證監會主席),在《十年輪迴——從亞洲到全球金融危機》一書指出了問題的關鍵:「對沖基金通常把危機看成機遇,特別 是,如果看到難以持續的資產泡沫赫然出現時,他們拋售估值過高的資產和有關貨幣,就能輕易獲利,要是他們是比竭力捍衛本國貨幣的中央銀行更厲害的大炒家, 贏取暴利就猶如囊中取物。」
當時香港的資產泡沫正正愈脹愈大,一來國際熱錢大量流入亞洲,香港更是主要目標;二來香港對房地產需求日大,供應卻不足,以致樓價急升,加上通脹高於美國形成負利率,促使更多投資者買入物業保值,將樓市炒熱,地產股與銀行股亦不斷飆升。
大鱷看準機會,一方面大量沽空港元,迫使金管局接貨,同業拆息因銀根收緊而上升,股市隨之下跌;另一方面大手沽空期指,藉股市急瀉獲取暴利。大鱷把股市、 港匯與利率玩弄於股掌之中,恒指跌至六千六百點的危險低位,政府知道不能不果斷反擊,毅然以雷霆之勢運用儲備入市干預,大舉購入成分股,與大鱷展開生死搏 鬥。
作為幕後主謀的德魯肯米勒,當時囂張地指港府的反擊必以落敗告終:「不論他們在市場做甚麼,當他們星期一早上睡醒時,他們仍會陷於沮喪之中!」幸而他沒言中,政府強力出擊令炒家措手不及,加上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大鱷在歐洲市場嚴重損手,終於倉皇撤退。
我們從這場戰役吸取的最大教訓有二:一是資產急速泡沫化必誘使大鱷進擊;二是銀行信貸過度膨脹,規管機制因經濟過熱變得鬆懈,是爆發金融危機的底因。最近 政府再度出招,顯然是記取當年的慘痛經歷,及早把爆煲危機降低,從目前情況看,此舉實屬必要,亦開始對穩定市場起到作用。
沈聯濤總結當年經驗說,對這樣的危機,採取預防措施愈早愈好,並時刻警惕「問題總比預期的糟」;此外,在非常之時一定要採取非常之策。面對新的危機,這兩點經驗仍然適用。
2 則留言:
谢谢Lisa!
"一方面大量沽空港元,……另一方面大手沽空期指,藉股市急瀉獲取暴利。"
不知他们到底在香港战役中盈利几多?
大家在97年時輸掉的 ! 我都輸咗一百幾萬, 不過學到好多野, 做好風險管理, 以後唔會大輸啦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