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0日 星期一

無良藥房両變錢劏客 2內地女慘失5萬

巴士的報

通關復常,內地旅客來港消費,被無良店舖當水魚劏。繼本月初《星島申訴王》報道一名內地女遊客在銅鑼灣一間藥坊買藥材磨粉後被屈11萬元。近日再有2名內地客在佐敦一間藥房被游說買珍珠,磨成粉後埋單,價錢由每両變每錢,升了10倍,分別被迫付款2.8萬元和逾3萬元。消委會稱,今年至今共接獲24宗與中藥相關的投訴,涉款逾36萬元。換言之,由2月6日通關以來的個半月,差不多平均每周發生4宗。

來自廣州的黃女士上月來港旅遊購物,親友託她代買藥物、藥油等用品,「網民說,藥房價錢比連鎖店便宜,所以去藥房買。」早前,她去佐敦白加士街一間藥房,一名男職員說她面色和皮膚不太好,建議她買些藥材磨成珍珠粉服用調理身體,「他說珍珠粉有功效,不但美肌,用後整個人會容光煥發,叫我買兩、三両試吓。」黃說,職員整個過程不斷強調380元,她以為這是每両的價錢,「買幾両都是千多元,不太貴,買化妝品都差不多價錢,於是買來試試。」

被說購買珍珠粉

怎料埋單時職員說共10両,索款3.8萬元,「我嚇了一跳,就算10両應是3千多元,怎會變成3萬多,以為自己聽錯。」職員這時說,380元是一錢的價錢(一両等於十錢) ,又向她說已把珍珠磨成粉,不能退貨。「這明是誤導呃人,我當時不知所措,又怕報警很麻煩。」黃之後跟職員討價還價,說自己沒帶這麼多錢,最後以微信支付5000元埋單,「一直覺得香港購物有保障,想不到這樣騙人,真的打擊聲譽。」

本月初來港旅遊的東莞居民張小姐亦在佐敦同一間藥房中伏。她指,想購買退燒止痛藥,職員卻不斷游說她購買珍珠粉,「說小朋友吃了定驚,大人服用對皮膚和精神很有幫助,所以便買。」張以為是380元一両,怎料埋單盛惠2.8萬元,「職員這時才說是每錢收380元,現在是7両多,還說計平給我。」當時多名職員語帶恐嚇稱,不付款便報警,張一時情急便碌卡找數,「下次來香港,不敢再去藥房購物,原來這樣欺騙遊客的。」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說,疫情三年重創本地旅遊業,現在剛有起色,若被害群之馬拖累,會影響旅客的消費信心,對各個業界都影響甚大。他建議有關部門積極打擊相關行為,以保障旅遊業聲譽。

消費者委員會回覆查詢時指,本年至今共接獲24宗與中藥相關投訴,涉金額360816元,當中以「銷售手法」投訴最多,共19宗。消委會建議消費者,應向註冊中醫求診及按藥方配藥,切勿輕信非註冊中醫者的危言聳聽。如消費者自行購買中草藥,須向店員問清中草藥之售價,包括計算單位及方法和總金額,並清楚列明在收據上及妥為保存收據。此外,消費者付款前切勿讓店員將中藥磨粉或切片,以免店員強行要求完成交易。

海關指,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商戶如在交易過程中遺漏或隱藏重要資料,或以不明確、難以理解、含糊或不適時的方式提供重要資料,因而導致或相當可能導致一般消費者作出某項交易決定,即觸犯《條例》中誤導性遺漏的罪行。違反《條例》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由2020年1月至今年2月,海關成功檢控2宗涉及參茸海味店作出誤導性遺漏營業行為的個案,一名被告被判處社會服務令二百小時。

《頭條》記者曾在網上和電訊公司手機程式尋找該藥房電話,但都沒有結果,其後致電一間尖沙咀同名藥房,但長打電話不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