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聯盟之聲——長期病患該打疫苗嗎?

頭條日報

截稿時,本地有七宗種新冠疫苗後死亡案例,亦有其他副作用個案;儘管官方指未證實傷亡與疫苗有關,但市民仍有戒心,不少人預約注射疫苗後「甩底」。

  有市民於接種疫苗後中風,讓大眾擔心打針後果。客觀事實是,全世界每六秒有一人中風,香港每年有二萬人中風。因此有人接種後中風,是否真的與疫苗有關?確實要進一步找出真相。至於面癱亦是疫苗列明其中之一副作用,但面癱成因眾多,筆者過去曾有兩次面癱經驗,與注射疫苗無關,所以政府須徹查嚴重副作用成因,可讓市民放下擔憂。

  長期病患者對注射疫苗更多顧慮,希望事前可諮詢醫生意見。但在現實上,不管是公私營診所,輪候時間甚長。長期病患者覆診時間動輒要數月,即使剛好碰上覆診機會,抓緊時機問是否適合注射疫苗,很多病友反映醫生僅粗略回答,皆因門外有大批病人等候,無法花時間為病友分析。

  筆者準備接種疫苗,打算向醫護人員查詢自己是否適合,暫未能得到清晰答案。由此衍生出一個問題—打針與否,是政府還是市民的責任?兩種疫苗皆列出不適合打針或打針前須諮詢的人士,當中包括「糖尿病患者或有家族史」。但香港每十人有一人是糖尿病患者,難道有一百萬人不宜注射?如果病友的血糖穩定而符合標準,亦無併發症,是否不可打?

  另一項「嚴重慢性疾病」也相當含糊。高血壓算是慢性疾病,是否屬於此列?另外,高血壓人士,有人經常上壓高至170至180mmHg,於緊張時更可高至200mmHg,那麼是否「嚴重慢性疾病」?血壓數字升升降降,如何定奪?縱使大家知道接種疫苗效益大風險,但如果政府仍未對作準確指示定義機制,如何讓病友與市民安心打針?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

袁少林

www.loveyourheart.com.hk

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高膽固醇)及糖尿病(高血糖)俗稱「三高」。根據衞生署於2017年11月發佈的「香港人口健康調查」,全港15至84歲人士當中,逾半人出現最少一項「三高」病徵1,2

「人口健康調查」為全港最大型的全民調查之一,對上一次同類調查相隔已十多年。今次調查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進行有12,022名年滿15歲或以上人士參與1

「三高」及肥胖問題普遍 患者卻往往未經診斷1,2

調查發現,一半15至84歲的受訪香港人超重或肥胖,另有59%人士出現最少一項「三高」徵狀,增加他們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當中高膽固醇最為常見的病徵,每兩名15至84歲人士中就有一人「中招」,而55至64歲人士更是最高病發組別,病發率達69–75%。調查又發現,28%及8%受訪香港人,分別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在65至84歲組別中尤其常見(65%患有高血壓,25%患有糖尿病)。

值得留意的是,調查顯示,大部分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患者,對病情懵然不知。約50%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及高達70%的高膽固醇患者,從不察覺自己患病,情況令人憂慮。

糾正不良生活習慣 

調查揭示了香港人常見的不良生活習慣,例如高達86%香港人每日的平均鹽攝取量超標,高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攝取5克鹽的上限。長期攝取過量鹽分與高血壓有直接關係,尤其 因年齡增長的高血壓患者1-3

此外,調查還發現94%香港人未有進食足夠蔬果。與此同時,有飲酒習慣人士的比率從2003至04年的33%激增近倍至2014至15年的61% 1,2。若要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或降低患病風險,便要糾正這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