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建水壩發電,是利民的基建工程,還是淹沒平原、影響生態的大白象?在全長達4,900公里的湄公河,新近就因發電工程,引發爭議。這條源自中國唐古拉山,自北向南,貫穿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的河道,是全球最大淡水魚產地,生物多樣性僅次於亞馬遜流域,養活沿岸5,000萬人。記者上月前往老撾,直擊工程進展,見證沿岸居民,在工程下的生活變化。
造價達35億美元的札雅布里(Xayaburi)水壩,位於老撾北部,是泰老合作的大型基建工程,全長810米、高33米,是全球最大的水壩,預計可為泰國提供達95%電力。記者乘坐長形木船,循水路前往,僅10多分鐘船程,聳立河道中央的水壩遙遙在望,越接近地盤,水流越湍急,泥黃色河水激起一個個漩渦,船夫在河道左右穿插,險象環生。
水流更急 威脅漁民生計
停定木船上岸,位於老撾段的湄公河,早已面目全非,水流被水壩建築所擋,形成巨型人工島。數十名工人埋首挖掘,又把一車車建築材料經天秤吊上壩頂,沙塵滾滾。除了河中工程如火如荼,對岸兩邊的山坡,也被夷為平地。有工程人員就指,水壩預計2019年落成,正式運作後,將不定時儲水和放水,在水位急速上升和下降的影響下,水流將更湍急。離開地盤,沿水道繼續向南走,來到距水壩約10公里遠的小村莊Talan。村落位於湄公河旁,住了105戶人,大部 份都是老人和小孩,「年輕又有能力的,都往大城市跑,甚至遠走泰國、越南工作。」一名老村民說。留下的,主要以務農捕魚維生。由於小村莊位近河道,當水壩落成,河水水位上升,村莊也將被淹沒。
為了接收受影響的村民,政府和承建商已在附近的高地,重建了一條新村,讓村民遷入。正在屋外晾曬魚網的村民 Van,是其中之一,以捕魚為業的她直言,擔心水壩工程影響生計,「自工程開始,水流變得好急,魚穫已明顯減少」。有環保專家就警告,水壩工程將截斷魚類游往上游產卵,同時令下游水流減少,影響農作物收成。
解決不便 上樓村民叫好
世界自然教育基金會則表示,水壩興建期間用來炸開石頭的炸藥,將產生極強的音波,讓瀕危的短吻江豚命危。而在環保團體一片批評聲下,37名居於泰國東北湄公河沿岸的村民,就以擔心工程影響魚穫、加劇水災為由興訟,希望叫停工程;今年6月,泰國法院認同工程未作充份環境評估,要求當局須於未來數月答辯解釋, 為如火如荼的工程前景,添上不明朗因素。有人不滿,也有村民對工程表示歡迎。在村中小醫院任職的老撾人Thong,這天就忙着與裝修師傅,合力把 木窗裝上新居,「我們之前住在用竹子蓋成的房子,沒有自來水和電力,很不方便」。因着水壩工程,老房子被收購,告別河岸生活,Thong謂,兩層高的新居 共1,000多平方呎,水電齊全,是一家人期待已久的新生活。
攝影:林亦非
撰文:呂麗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