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港人兌換人幣將無上限 人行:辦法可行 金管局:積極跟進

蘋果日報

【本報訊】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已較2003年中港首次簽署人幣清算協議時高,再限制每人每日兌換2萬元(人民幣.下同)上限已不合國情。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昨在北京帶來喜訊,人民銀行已同意,港人居民不經內地無上限兌換「人仔」的辦法可行,該局將積極跟進,期望稍後落實。
記者:劉美儀 董曉沂 關穎欣

銀行及投資界相信,此舉更便利個人客戶參與人幣產品投資,料刺激更多人幣計價股票、保單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出現。
所謂不經內地兌換人幣,是指客戶採取自由市場的人幣離岸價(CNH)兌換人幣,現時只有機構客戶、個人透過持有殼公司或非港人居民,可用CNH無上限兌換。

突破每日兌換2萬元上限

按人幣清算協議,港人日兌2萬元上限,是指經清算行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的在岸價(CNY)平盤,目的是避免資金外流或進出,影響人幣在岸價波動,但隨時代轉變,現時國策是國際化及走出去。人幣匯價昨再創新高,升穿每美元兌6.1人幣關,收報每美元兌6.0982,今年迄今累升逾2%。
現時港人到銀行兌換人幣,會以CNY兌換,每日上限2萬元。如新措施落實,日後港人到銀行,可以CNH無上限兌換人幣。CNY與CNH匯價近月極為接近(詳見另文)。
銀行公會去年5月會議,已建議港人個人兌換,改用CNH無上限兌換,變相突破日兌2萬元限制;惟去年慶回歸時,人行副行長胡曉煉在港表示,「無考慮提高(2萬)限額」,至於不涉及跨境活動的兌換安排(CNH),則可按市場需要考慮。
金管局率領的銀公代表團,昨在京與人行行長周小川、外管局局長易綱及中銀監副主席王兆星會面,陳德霖引述與人行及外管局會面時,建議將港人2萬元限制,放寬至不經內地作無上限兌換,人行認為「辦法可行且會積極考慮」,該局將跟進並冀盡快落實相關細則,但建議不包括匯款安排,即港人居民匯款到內地,仍受每日最多8萬元限制。
人幣近年升值前景秀麗,加上息率誘因,吸引不少港人持人幣作投資組合,陳德霖指,港人對人幣產品需求上升,但銀行推出的產品,如紙黃金及人幣計價ETF 等,單位售價往往高於2萬元,倘客戶手上人幣頭寸不足,日兌2萬元限制便對銀行銷售相當不便。隨着本港人幣資金池已累積足夠深度,故建議放寬兌換限制,助銀行推出及銷售人幣計價理財產品。
銀公主席兼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認為,相關建議一旦實行,可活化本港人幣產品及財富管理市場,估計日後當港人透過CNH無上限兌換時,原本可以CNY兌換2萬元的平台,將逐步消失。

人幣存款總額近9,000億

截至8月份,本港人幣存款(連存款證)總額已近9,000億元,他指跨境貿易結算仍可使用CNY買賣並停留本港,目前本地人幣存款近7成已來自企業客戶, 故放寬個人兌換安排,短期內未必令本地人幣資金池直接大增。
恒生(011)執行董事馮孝忠稱,人幣業務從03年為支持本港經濟反彈,至今日已演變為配合國際化需要,若再限制港人日兌2萬元,不符提升人幣在國際上活動 的政策,故放寬考慮,絕對有利本地個人客戶,參與人幣投資的興趣及選擇,相信更多人幣股票、保險及基金類投資產品將適時面世。
早前市場傳出,台灣央行爭取放寬個人2萬元兌換上限,惹來「欲爬香港頭」揣測,金發局旗下內地機遇小組撰寫的人幣離岸中心研究報告,亦建議放寬2萬元限制。

蘋果日報

CNH(離岸人民幣兌換價)一詞自2010年7月出現,當時本港人民幣參加行獲准互相進行平盤,不須經由清算行,故離岸人民幣匯價得以形成。
本港03年底試行人民幣業務時,CNH還未形成,故港人一直以在岸價(CNY)經清算行於上海兌換窗口兌換人幣。

人幣續創新高

在岸人民幣由於規定較多(每日匯價波幅限於升跌1%),而且未自由流通,故一開始CNY匯價較CNH有溢價;及後兩者差距已逐漸收窄,去年更曾一度倒掛。 昨日美元兌人幣CNY匯價收報6.0982,再創匯改新高;即期CNH匯價亦跟貼於6.0932,差距僅50點子。
每百港元兌人幣CNY及CNH匯價分別為78.612及78.610,幾乎沒有差幅。因此,就算在銀行以CNH而非現時CNY牌價兌換,實際金額非常接近。
至去年本港放寬人民幣服務至非本港居民後,可以CNH進行兌換,故不受《清算協議》規限,並可以無上限兌換。就有關情況,港人曾大呼不公。
目前除了非本港居民外,本港公司亦可使用CNH無上限兌換人幣,個人亦可透過設立殼公司持有存款戶口,以享無上限兌換,但公司須註冊及每年續牌。
今年初台灣開放人幣業務時,同樣受《清算協議》所限,台灣人每日兌換額亦限於2萬元。早前有消息指,台灣央行正評估2萬元人幣兌換及匯款至中國境內8萬元的每日上限,並已與人行進行協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