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H7N9禽流感疫情持續,香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本港首名H7N9患者印傭,其感染的病毒其中一個基因出現變種,有可能加速病毒在人體內繁殖,引致體內病毒數量較多,出現併發症機會較高及較嚴重。該印傭的肺、肝及肌肉均受損,留院約五周治療才康復出院。 去年12月本港出現首宗H7N9禽流感個案,受感染的36歲印傭病發前曾在深圳一個住宅劏雞,病情一度危殆,需用人工肺維持生命。
或影響抗病毒藥物療效
港大微生物學系及內科學系等專家研究發現,該印傭感染的H7N9病毒,其中一個基因PA L366M出現變種。參與研究的內科學系副教授孔繁毅表示,該基因出現變種或加速病毒在人體內繁殖,有可能引致人體內病毒數量更多,及出現更多併發症,如 肝臟發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淋巴白血球下降速度較快及肌肉發炎等。雖然該基因變種不會直接令病毒出現抗藥性,但需研究會否因病毒繁殖較快,影響抗病毒藥物療效。有關研究登刊在醫學期刊《感染雜誌》(Journal of Infection),是首次有醫學論文發表此研究。
孔繁毅表示,該印傭曾出現肝發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淋巴白血球減少及橫紋肌溶解症,入住瑪麗醫院後隨即使用人工肺。經深切治療部治療後慢慢康復,她留院三周後,轉往屯門醫院留醫一至兩周做復康治療,包括胸肺復康。他相信該印傭因年輕,本身健康良好,增加康復機會。
孔指,因該印傭並非病發後即時入院,需進一步研究她是否直接因病毒其中一個基因變種,而病情較嚴重。未來需研究該基因變種,是否廣泛存在於H7N9病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