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環球通脹推升非貨幣資產

蘋果日報

近日南韓及泰國先後加息,市場開始留意亞洲區通脹情況,並擔心印尼、印度及馬來西亞等國將會陸續加息。筆者認為這一波通脹是全球性問題,源頭是成熟國的量寬政策,推升整體大宗商品價格。新興國家的通脹問題似較嚴重,主要是因為她們還有強勁的內需及熱錢流入等因素,但隨着生產成本不斷上漲,通脹升溫的壓力年內最終亦必定會回流到美歐等成熟經濟體。
歐洲央行在上周四議息後表示憂慮通脹問題,而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亦指目前通縮壓力漸減,兩大央行的言論均與筆者上述想法脗合。是次的通脹升溫是因為整體貨幣貶值,壓力將推升絕大部份「非貨幣資產」的價格,包括天然資源、農產品、貴金屬、股市及房地產等。
除了入口價及內需推升通脹,全球天氣反常亦影響價格的穩定性,如澳洲的水災就令煤礦、牲畜及農產量大減,北半球異常嚴寒也減少當地的農產量。未來天氣反常,不一定是經常推升通脹的元凶,卻是導致物價大上大落的長期不確定因素。
加息只可應付由內需帶動的通脹,增加當地炒賣資產的成本,對輸入性通脹卻無濟於事。由大宗商品價格推升的是「惡性通脹」,只能以貨幣升值、補貼用家、打擊炒賣及資金管制等措施應付。事實上多個新興國已陸續推出有關措施,未來料需加強力度。
過去 12個月,除港元外,一眾亞洲貨幣已紛紛升值,但即使強如新台幣,也未能跑贏包含 19種商品的 CRB指數。因此,縱然某些新興政府願意讓貨幣以較彈性的步伐升值,也未必能抵銷來自入口價格上漲的通脹壓力。

美有需要推 QE3

隨着通脹重臨,加上歐美經濟數據似有改善,最近有不少言論指美國大可縮減量寬的規模。筆者並不同意,因為推行量寬並不是如聯儲局所說的要對付通縮。過去一年美國在衣食行的層面都不存在通縮壓力(樓價還有下跌空間),量寬主要是要直接買入美國國債,填補聯邦政府的嚴重負債及財赤,所以年中前美國有需要準備推行第 3輪量化寬鬆( QE3),屆時的理據可能再不是通縮,而是失業偏高。
量化寬鬆政策至今確成功令市場產生通脹的預期,卻大大削弱了美元的購買力,在成熟國家需持續印鈔的前提下,全球還看不見有通脹見頂的理據出現。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