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c東網專訊
一項比較研究發現,從事低技術職位的大專學歷勞工人數,在過去10年大增50%,但大專學歷勞工的中位數收入則下跌9.2%,反映大專學歷人士的整體收入持續下跌。本身是大學講師的新論壇理事陳偉強指出,現時不少學生、家長及院校往往期望大專作為大學學位的階梯,導致大專課程較側重學術,與勞工市場要求脫節,變相令大專畢業生投入職場的競爭優勢較低,建議政府鼓勵院校與企業合作,開辦職業導向課程,協助提升年輕一代的競爭力。
為比較和追蹤不同年代大專畢業生之向上流動情況,新論壇將1996年至2016年的大專畢業生,以每5年為一個世代作比較。根據過去10年數據顯示,從事低技術職位的大專學歷勞工,從1996年的86,900人,增長至2016年的130,500人,升幅約50%。而在所有大專學歷勞工之中,從事低技術職位的比例亦從1996年的32.9%,升至2016年的44.7%。
單以勞工收入中位數計算,在2016年,整體大專學歷勞工的中位數收入,從1996年的19,255元跌至17,475元,跌幅為9.2%。不過,隨着年資增長,從各世代的大專學歷勞工收入增長對比可見,年輕世代的收入增速有回升趨勢。
新論壇副召集人鄧咏駿指出,第二代(出生年份為1972年至1976年)大專學歷勞工於20至24歲時的收入,是同齡高中學歷的1.25倍,第三代(出生年份為1977年至1981年)則為1.13倍,第四代(出生年份為1982年至1986年)再跌至1.07倍,第五代(出生年份為1987年至1991年)再跌至1.06,第六代(出生年份為1992年至1996年)進一步跌至1.03倍,即大專學歷勞工收入中位數,與高中收入中位數幾乎相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