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政府帶頭拒絕納米盤 加大單位居住面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
樓價高企下,香港人居住面積越來越細,不少業界人士早已提出政府應該牽頭訂立最細人均居住面積,昨日市建局就做「先頭部隊」,宣佈旗下深水埗青山道/元州街發展項目將進行招標,同時會將最細單位面積限制調高約40方呎至300方呎。業界相信今次調升面積限制不會影響發展商入標意慾,但未來出價時或會作出調整。
市建局昨日公佈深水埗青山道/元州街發展項目招標時間表的同時,特別於新聞稿中用了不少篇幅來述說項目最低實用面積的變動。
市建局指,自2014年11月兩個深水埗發展項目招標開始,市建局為每個住宅發展項目內最細單位的實用面積,設定限制為不少於24.2平米(即260方呎)。為提升居住空間,市建局計劃由青山道/元州街發展項目開始,項目內最細單位的實用面積限制增至不少於27.9平米(即300方呎),增幅達15.3%。
未來3年「納米樓」大增
事實上,近年本港「納米樓」越來越多,仲量聯行早前一份報告就指出,今年至2020年的3年內將有約3,300個「納米樓」(實用面積為200方呎或以下的單位)落成,較過去3年(2015至2017年)的供應量顯著增加35%。
數到近期最經典的細盤,不可不提英皇集團發展的跑馬地The Unit服務式住宅,提供68個單位,其中64伙為細單位,最細單位實用面積為91方呎。但低處未算低,該報告指,愉景灣1a/1b區的最細單位實用面積或低於90方呎,將挑戰「納米樓」面積的新低。
社會不滿新盤「納米化」
利嘉閣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認為,社會一直有聲音不滿新盤單位「納米化」,市建局今次調升最低實用面積約40方呎,增幅不算太大,相信發展商會自行計數,不會影響將來的入標意慾。他又指,發展商定價是視乎整體市況,以及項目本身的條件和位置,若市況沒有出現大逆轉,料市建局新盤的呎價水平不會因而下調。
據了解,項目於昨日起進行招標,將邀請37間發展商入標競投,共同發展項目,10月5日截標。據了解,項目地盤面積約17,761方呎,預計總樓面約為159,738方呎,當中住宅樓面約133,108方呎,提供約260個單位,另設約26,630方呎商業樓面。
消息指,項目將來賣樓收益達30.1億元,中標財團需按比例作出分紅,達標後首5,000萬元分紅20%,按比例遞增至最多50%。另外,發展商須交還18個單位(約7,680方呎)作樓換樓安排,商業部分亦歸市建局擁有,扣除相關面積後,即呎價達23,998元便需要分紅。
青山道項目估值約19億
據萊坊估計,有關項目市場估值約18億元至19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1萬元至1.2萬元,落成後每呎賣20,000元。但由於未來幾個月負面消息較多,地價預計會比較平穩,估計發展商會考慮這些風險因素,在出價上理應不會太進取,除非是超級優質地皮項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