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財經新聞
紅色Polo恤、牛仔褲、波鞋──這就是驗樓師詹濟南的招牌形象。接近6旬的詹Sir一生與「磚頭」結緣,有良緣亦有孽緣。為怕子女步自己「樓奴」後塵,他打算死後把兩個物業傳給一子一女,讓他們獲得自由。--本刊記者鄭雲風、黃愛琴
詹Sir自幼家貧,父母任職小販,一家九口擠在數百呎唐樓生活。他16歲已開始做地盤工人,賺「血汗錢」;夜晚再到理工學院攻讀土木工程高級證書,畢業後當上建築項目工程監督,始完成「脫貧工程」。順應潮流,他於1993年舉家移民美國,1997年又回流,任職港鐵等大機構的顧問。
「脫貧」敗給「沙士」
既然選擇在香港落葉歸根,豈能「無殼」?詹Sir於是繼續發揮「拚命十三郎」本色,身兼數職,短短8個月儲夠20萬首期,1998年買下夾屋疊翠軒。「付款後銀行戶口只剩下100多元。」他說。
當年樓市風風火火,高追投機者不計其數,詹Sir上車卻是有剛性需求。縱然如此,還是逃不過金融風暴的厄運,一買樓就變成負資產,接着更遇上裁員潮,在兩年內被遣散3次。搵工艱難,他於是在2000年自立門戶,成立驗樓公司。
回憶往事,他不禁感嘆:「當時好慘!」中年失業,創業收入不定,家中一子一女卻嗷嗷待哺,還要每月供樓,使他承受沉重壓力。怎樣捱過去?他日做三份工,每月賺一萬多元,僅僅夠供樓。「我日頭驗樓,收工之後幫承建商落標、畫圖則、寫報告,試過三日三夜不眠不休。」
他曾向朋友呻「通頂」辛苦,不料卻被批評:「你有工開仲呻?有人已經半個月無工開喇!」
「你知道什麼是扎炮嗎?」詹Sir問記者。「扎炮就是沒有錢開飯,瘦到要勒緊褲頭過日子。」那是他剛出來工作時香港的狀況。對他而言,「扎炮」以外,最痛苦的詞語就是「沙士」。
幸好他的驗樓生意蒸蒸日上, 三份工大大壓縮「樓奴」的時間,他在2004年已經脫離負資產行列。辛勤半輩子,閱樓無數,他現在有兩個物業,一個是當年的夾屋,另一個是幾年前買下的三房單位。
有報道指他協助女兒上車,他急急糾正,說只是打算在死後把兩個物業留給子女。「以前買樓not easy,現在更加困難,樓價高到不合理。以前可以打三份工,依家邊度得?工時咁長,公司又唔俾。」
原文請閱12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