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友聚會鄰近食客同廈鄰居播疫 梁子超循傳播鏈逐一查找不足
空姐群組令香港疫情掀起軒然大波,群組昨日再多至少5人確診及3人初確,總染疫人數升至26人,或涉及六代傳播(見表),傳播途徑更是五花八門,既有家人朋友、聚會宴飲,又有互不相識的鄰近食客、大廈鄰里,每代傳播背後都隱藏香港防疫工作的不足之處。香港文匯報昨日訪問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循傳播鏈逐一檢視防疫漏洞︰從源頭可見,首先當然是機組人員的防疫態度及香港的外防輸入措施的問題,而病毒得以1傳26,感染者未有打針亦是關鍵因素,再數下去還看到市民防疫上的鬆懈聚集、校園作為防疫脆弱點及始終存在的大廈渠管問題。梁子超表示,希望市民重視本輪疫情,短期內避免外出以減少傳播。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
【風險❶】機組人員鬆懈 外防措施不足
首名確診的28歲空姐當時屬豁免檢疫,與母親及哥哥同住進行居家隔離,但兩天後她感不適,搬往一名友人處居住,該行為屬違反規定,而且其母親和哥哥此前已受感染。
改善措施:本月起特區政府已收緊貨機機組人員檢疫措施,須在指定酒店檢疫7天並取得陰性檢測結果。
專家:7天檢疫仍有一定風險,以望月樓群組為例,很多Omicron個案在第八天、第九天才確診,14天檢疫期會更為穩妥。國泰機組人員多為本地僱員,有進入本港社區需求,或較難接受長時間檢疫,部分境外航空公司反而可滿足閉環運作,建議特區政府平衡社區風險和本地航空業需求。
【風險❷】不打針易播疫 傳播快難追查
62歲的空姐母親是廣場舞愛好者、社交達人,未接種疫苗,病毒量較高,多名舞友、食客疑因其而受感染。
專家:不打針是今次疫情傳播的因素之一,雖然疫苗並不能完全阻止傳播,但亦可防重症,特別是對長者等免疫力弱的人士有自我保護效力,防止一旦出現大規模感染,衝擊醫療系統,故建議特區政府要設法提高疫苗接種率。
另外,Omicron變種病毒傳播很快,一天之內可能已出現兩代傳播,有些是透過食肆的空氣傳播導致陌生人感染,而同一時段用餐人士未必全部去主動做檢測,社區面臨很高的風險。目前本港已出現數條傳播鏈,可能有隱形傳播者,靠傳統流行病學調查很難追上病毒的速度,建議特區政府帶頭實施居家辦公,減少市民外出。
【風險❸】教會活動高危 外傭群聚嚴重
有確診外傭曾參與過百人的教會活動,導致其他外傭教友感染,進而又感染僱主。周末外傭聚集問題亦十分嚴重,目前香港實施戶外4人限聚令,仍有許多人不遵守。
專家:特區政府近期收緊的社交距離措施主要針對食肆或有娛樂性質的處所,其實只要是人多聚集的地方都屬於高危,包括宗教場所,戴口罩及加強場地通風都有一定作用,但亦不是萬能。對於這一波疫情,市民似乎仍未引起足夠重視,街上人流依然很多,大家「唔識驚」,希望特區政府能加強呼籲,市民亦應主動減少宗教聚會活動。
【風險❹】學童接連中招 學校隨時爆疫
目前空姐群組至少已有3名幼童及一名中學生受感染,亦導致同班師生送往檢疫、同校師生須作檢測。尤其是幼童仍未達接種新冠疫苗的年齡,面對疫情尤其脆弱。
專家:空姐群組傳播時期正好趕上假期,算是「好彩」,暫時未見大型校園爆發,但並不代表沒有可能,多代傳播中也未必次次都可以「好彩」,而且現在學校已陸續復課,強烈建議特區政府要求中小學盡快停課,不但可降低傳播風險,亦可令整個社會恢復危機意識。
【風險❺】宴會傳播風險 市民意識不足
今次疫情發展迅速,本月3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舉行生日宴,逾180人參與,部分出席者仍有待追查。其中參與派對的37歲女子被跳舞群組中的母親傳染,為宴會帶來傳播風險,其同行43歲女友人昨日亦初確。
專家:舉辦和參與這些大型活動顯示相關人等對疫情不夠重視,防疫最重要的是要大家配合,大家要轉變觀念,即使現在暫停了所有餐飲處所,如果有心,都可以在家裏小聚。Omicron比以往的Alpha、Delta病毒傳播都要快,大家卻沒有意識到危險,說明宣傳教育仍需要加強。
【風險❻】舊廈環境惡劣 老渠垂直播疫
大埔美新大廈疑出現垂直傳播的情況,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到美新大廈視察,認為最大可能是病毒從印傭僱主一家的5樓D室經煙囪效應感染上層單位住戶,因此6樓至24樓D室19戶須撤離檢疫。
專家:建議特區政府部門檢視確診者住所大廈的整體環境,如果有建築老舊、渠管老化、環境惡劣、劏房等情況,可以預先將樓上樓下、同層附近單位的人士送去檢疫,盡早切斷傳播鏈。
1 則留言:
如果回港想找香港隔離酒店,可以參考 Quarantine Hotel Hong Kong 一頁。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