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區區有地建屋 元朗4.2萬伙最多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聶曉輝) 

行政長官梁振英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會將大約150幅綠化及社區設施用地,更改作住宅用途及增加發展密度,以達致未來10年的47萬個建屋目標。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當局已在全港找到152幅土地於未來5年改作發展住宅用途,當中以大埔及屯門所佔數目最多,分佔23幅及22幅;落成量則以元朗區最多,可提供約42,000個住宅單位。當局預計,152幅土地合共可提供21.5萬個公私營單位,2016至2017年度以後將為發展高峰期,逾15萬個單位將在該年度開始發展。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及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當局已在全港18區物色到152幅可改作發展住宅用途的用地。
當中,大埔及屯門分別有23幅及22幅,為18區之冠,分別可提供27,600及32,600個單 位,但灣仔及油尖旺區則找不到合適土地;黃大仙、深水埗及離島區亦分別只物色到一幅合適土地。若以可提供單位數量計算,則以元朗區稱冠,14幅土地合共可 提供約42,000個住宅單位。發展事務委員會及房屋事務委員會將於本月29日舉行聯席會議,討論有關事宜。 

盼各界顧及社會整體利益 

文件指出,該152幅用地須修訂相關法定圖則,以更改土地用途及增加發展密度,始能於未來5年提供作 房屋發展之用。同時,當局亦須顧及一系列實際規劃因素,包括交通基建容量、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的提供、相關技術限制、當區的特色及現時的發展密度、對當區 環境的潛在影響、景觀及空氣流通影響等。
同時,部分用地或涉及收地及清拆安排,又或須遷移現有或已規劃的設施。政府會全盤考慮相關因素,並盡量紓減有關影響,希望各持份者可以將社會整體的房屋需要放於個人及其他利益之上,才能達到所訂下的建屋目標。
當局指出,該152幅用地只屬未來5年可供應土地的一部分,而有關預計的住宅單位數目及可供發展年份,視乎個別用地的技術評估及相關程序或工程進度,可能會有所更改。 

2019年後將大增至20萬 

政府早前承諾於未來10年內興建17.9萬個公屋單位;以及由2016年至2017年度起的4年內, 提供共約17, 000 個居屋單位。文件指出,當局已物色足夠的土地興建該些單位。而在新供應目標下, 政府將平均每年提供約2萬個公屋及約8,000個居屋單位,令未來10年的公營房屋供應總量,較政府去年的承諾增加36%。
當局預計未來5年2014年至2018年的公營房屋落成量約為8萬個單位;展望再下一個5年( 2019年至2023年),公營房屋單位數量將大幅增加至約20萬個,將是首5年的2.5倍,將對政府重大挑戰。文件又指,發展局及相關政府部門會繼續檢 討土地用途,務求盡快增加房屋土地供應,但大幅度增建房屋,難免對社區產生影響,當局會盡力將影響減低,期望得到社會的支持,方能盡快完成已物色的土地的 規劃及其他所需程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