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天平山村瘋狂僭建劏房 政府收入恐陷賠償黑洞

頭條日報

為應付長遠房屋需求及推動經濟增長,政府○七年推出新界東北及西北新發展區計劃,預計要花五億五千萬元,用作安置及賠償予約八千戶受影響居民。惟不少受收地影響的寮屋戶主及農地地主,不斷僭建寮屋,招攬數以萬計租客入住。今年五月,當局更推出全港性「優化收地特惠補償及安置方案」。消息人士認為,政府如此優化收地賠償及安置,隨時陷入收地賠償黑洞。

  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的航空圖顯示,石湖新村內一幅逾萬平方呎土地,十年前仍是一片草綠,到一四年起出現新搭建的建築物。《東周刊》記者以租屋為由進入該屋群了解,發現有十多列單層建築,間出約十四條小巷,最外圍一列則是雙層建築,每列間有約二十間面積一百八十平方呎的劏房單位,內有獨立廁所和開放式廚房,整個屋群儼如一條「劏房村」。

  有村民說:「三、四年前好多人知道這裏收地發展,就湧入來住,雖然單位細小兼環境一般,但好搶手,早已全部爆滿,因為差不多所有住戶都想博賠償或打尖上樓,現在人人等清拆,不會搬走。」

  上水天平山村是另一個僭建重災區,住戶由四年前接近一百戶,至今已暴升十倍至逾千戶,村內原有的魚塘、雞鴨場等,同樣遭人大規模改建成住屋。該村的居民協會主席廖健文不滿政府多年來非但未有解決問題,更突然於今年五月推出優化特惠賠償及安置方案,將原本非法行為變成合理化,令大批本來未必有資格享受房屋資助的人,能夠快過公屋輪候冊的市民上樓,進一步影響現行公屋輪候時間。

  據發展局今年五月十日公佈的全港性「優化收地特惠補償及安置方案」,包括引入免經濟審查安置,讓合資格住戶可租住或購買由房協提供的安置單位;登記屋主的現金特惠補償,由原本上限六十萬元大幅提升至一百二十萬元,領取資格的門檻亦由以往需住滿十年,大減至兩年。

受影響人士恐多數倍

  當局估計「古洞北和粉嶺北」及「洪水橋」兩大新發展區,共約八千住戶受影響。但有熟悉新界村屋租務巿場的地產業人士相信,政府公佈的受影響住戶數目完全計錯數,「不排除到清拆時,會爆出幾倍人出來搵着數,又話要屋又話要錢,令賠償陷入無底洞,最終又是要額外動用納稅人的金錢來解決。」

1 則留言:

simon740@ymail.com 提到...

撩仔部做野啦啦!
所有呢5年內先出現既人同屋, 一率不作賠償,
折!同限期內搬走!